close
各國資優教育之鑑定方式與安置方式的比較


 鑑定方式安置方式
美國
資優教育的施行有法源依據。

鑑定方式由各州決定,原則上傾向於多元化鑑定。

鑑定的人員包括家長及同儕提名,且決定權均等。

鑑定的工具很多。

資優生安置的方式有集中式及分散式兩種。近年來因受到「回歸主流」趨勢的影響,集中式式微,而以分散式取代之。其模式如下:

1.資優生於普通班內,接受個別化教育方案(I.E.P.)
2.開放資優生至大學選讀。
3.由大學教授帶領資優生做實驗或研究。
4.設教師群以巡迴方式定期到各校 (特別是偏遠學校) 做巡迴輔導。
5.利用一部分時間,將資優生安置在資源教室,進行加深學習。

臺灣
資優教育的施行依法行政,由教育部統一頒布。鑑定的原則一
向為智力測驗及編班人數。

然依據89年12月8日國語日報所載:數理資優生鑑定的原則為性向測驗及學科測驗(國語日報)。鑑定的人員為教育行政單位

代表、學者專家、教師,其中學者專家的決定權高於其他二者。鑑定工具改編自美國者為多數。

安置方式因資賦優異

類別不同而異。

1.一般能力資優班: 集中式與分散式教育模式皆有之,允許資優生跳級或在家自行教育模式。

2.特殊才能班:依性向類別實施集中式充實教育模式為主,也有以資源班模式進行課程的加深 。

日本
受到敗戰的影響,日本的資優教育停頓了幾十年。

直到1993年,其文部省始建議實施資優教育,可說起步甚晚。

其資優教育開始於高中階段,鑑定方式有二:

由高中推薦或由大學甄選。

由於官方不願意實施資優教育,國民教育階段沒有集中式的特殊班,資優生分散於
普通班。資優生進入高中以後則以其他方式接受加深加廣的充實教育模式。
如:選修大學課程、接受大學教授的指導去做研究、參加大學開設的講座、選修空
中大學學分、參加民間社團的研討會。

另外,日本民間的補習教育對於國民教育階段的資優課程訓練倒是提供了不可磨滅
的貢獻。

通常,學生的前半天接受學校教育,後半天接受補習教育。政府與民間可說是合作
無間。

獨立國協
對資優教育非常重視,發展設計嚴密的關卡,層層淘汰,去挑選優秀的數理科學家
,以配合國家的發展。

主要的兩大機構為:

1.Phystech訓練方案以函授的方式挑戰16-17歲學生的能力,時間約1-2年。
通過者得以進入較高教育機構(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IHE)就讀,
接受更高的專業訓練。

2.Siberian訓練系統從高中開始到研究所,歷時11-13年,期間學生需通過320次的考試,以此種方式
篩選優秀人才。

沒有所謂的資優教育,但以Phystech訓練方案及Siberian訓練系統來培育優秀人才
。皆屬集中式訓練方式。另外,一般學校內設有特殊班或在普通班內調整教學方式。

1.Phystech訓練方案以函授的方式篩選出的優秀學生,進入IHE 就讀。
學生入學之後,先在基本學科上做深入基礎的教育,在第四 、第五年才接受各專精領域密集的理 論訓練。其間每半
年要通過15次分級和淘汰的測驗。

2.Siberian訓練系統由高中開始,學生通過甄選後,進入住宿式的特殊高中接受1-2 年的教育。之後,大部分的畢業生進入Novosibirsk大學,

前三年接受基礎訓練,後兩年實地參與附近機構的研究。大學畢業後,經過甄選接受兩年的試用方案,證明其適合實驗室研究工作後,才接受3-4年的研究所教育。

大陸
大陸當局對資優教育非常重視,師法美國的SMPY模式,執行的效果也非常好。

從小發掘,集中訓練。

資優生的安置以集中 式為主。班別有多種 ,但目標是一致的─ 加速學習。如:大學 少年班、青少年預備 班或超常班、國家數 理學校。也有利用假 日、課餘時間、寒暑 假期間,定期安排加 深加速教學的活動。
法國法國人不談資優教育 ,以學制的彈性來推 廣資優教育,也就是 容許跳級。 法國沒有所謂的「資 優生」,也沒有特別 安置。全國政策一致 ,以跳級的方式來推 展資優教育,但不把 「資優」與「非資優 」掛在嘴上。顯然, 其資優教育屬於加速 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ellisawang 的頭像
    mellisawang

    人生課題

    mellisa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